4月26日至27日,山七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,在红色洗礼、科技探索与传统文化体验中收获成长。
周密筹备:护航研学之行
4月18日,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确定“自愿参加、自主选择”原则,启动研学计划;4月23日,召开班主任专题会议,部署纪律安全、应急方案,明确班主任全程带队,为研学筑牢安全防线。
首日研学:红色基因浸润童心
26日首日上午,霍山革命烈士陵园内,孩子们静立默哀,聆听先烈事迹,敬献花篮,在庄严肃穆中感受革命精神。下午的六万情峡景区,实景剧《大别山传奇》重现抗战场景,枪炮轰鸣间,孩子们直观感受先辈热血,爱国情怀悄然升华。晚间篝火晚会上,师生围炉歌舞,在集体活动中增进情谊。
次日探索:科技传统双轨体验
27日次日上午,悠然南溪航天馆与国学馆开启“双主题”探索。航天馆内,长征火箭模型、VR太空体验让孩子们触摸航天成就,惊叹“中国速度”;国学馆里,活字印刷体验课上,孩子们分拣木活字、刷印宣纸,在“捡字—排版—印刷”中领略传统智慧,亲手印制的“知行合一”成为文化印记。
午后的六安皖西博物馆,商代龙凤兽面纹青铜尊、革命文物串联起皖西历史。孩子们在文物前驻足,从青铜器的斑驳中触摸历史厚重,从烈士书信里感受信仰力量,完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。
成长剪影:独立与责任的课堂
首次集体出行,孩子们在磨合中成长:餐桌上从争抢转向礼让,队伍里调皮孩子学会遵守纪律,宿舍中老师悉心照料晚睡的学生。整理内务的笨拙、同学互助的温暖,点滴细节见证着独立与担当的萌芽。
4月27日17时,研学车队返程。车窗内,孩子们翻看记录着烈士陵园肃穆、活字油墨清香、航天馆惊叹的研学手册,这些课堂外的体验,正成为成长的养分。正如谢校长所言:“研学是行走的课堂,让孩子在体验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。”
此次研学,山七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历史中寻根,在科技中展望,在传统中溯源。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时空穿越的探索,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淬炼,为少年们埋下多元发展的种子,助力他们怀揣热忱,勇敢迈向未来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