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风采 > 用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

用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

2012年08月16日 13:19:12 来源: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中心小学 访问量:506

用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记山七镇中心小学教师施梅芬

 

施梅芬,女,中共 党员,小学一级教师,从教30年来,她用爱心耐心呵护孩子心灵,用热心恒心探索教育真谛,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育者、智慧的启迪者、人格的影响者。她一直担任班主任、数学教研组长、留守儿童的“爱心妈妈”,曾获县级师德标兵、镇优秀教师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,论文作品多次获得市、县级奖项,多次在校内上示范课、评议课,受到学校、同事、学生、家长的一致好评。

一、 爱岗敬业,勇挑重担

施梅芬自1982年走上教育岗位,一直担任班主任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,一干就是三十年。刚参加工作时,身为民办教师的她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,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,在业务上强人一筹,才能胜任教学任务。于是,她不断学习教学信息、知识理论。条件艰苦没有书,她就自已购买;白天上课作业没有时间改,就晚上挑灯夜战。在被“灯光漂白了的四壁”,她认真地读,用心地想,徜徉在学习的天地里,机会终于再次青睐于她, 1988年她如愿转正。此时的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,她一边扎进书堆刻苦钻研系统的理论知识,一边走出大山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。在教学实践中,她摸索出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,注重素质教育,善于寓教于乐,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转化。她还善于转化问题学生,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、提高学习兴趣、教给学习方法,督促他们改变不良的习惯,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。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人员紧缺,她主动请求带两个班数学和班主任工作,这时的她比以前更忙了,但她无怨无悔,以顽强的毅力和尽职尽责的精神挺了过来,不论是带班主任、两个教学班的工作量,还是教研组长,每一项工作她都用心去做。作为一名职业女性,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的同时,不可避免地要在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中挣扎,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心爱的学生,多少次她忙完了教学,又开始与学生谈心交流,而儿子想听故事时都是找爸爸,因为他知道妈妈嗓子哑了;多少次她忙碌在校园,而儿子也像个小尾巴跟在身后,连饭都不能按时吃……

近年来,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,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,施梅芬主动担任20多个留守孩子的“爱心妈妈”。在他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,主动给予辅导,并及时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,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。留守儿童施亚军,入学以来一直同祖母生活在一起,去年祖母病逝。老师几次登门劝其父母留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,由于家境困难,他们还是外出打工了,施亚军就寄居在邻家。原本孤独散漫的他简直是“天马行空,独来独往”了,逃学成了他的家常便饭,老师多次找他谈心,并将他带回家中住了一个星期,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。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,一个月后,施亚军再也没有逃学了,而且学习也认真了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山小的一方沃土成就了施梅芬。她把重任当作舞台,把压力当作信任,把成绩当作警钟。她积极主动用心地做事,最终取得了镇优秀教师、县师德标兵、优秀共产 党员等荣誉。

二、执著的追求,彰显了党员教师的师德魅力

施梅芬始终坚守着入党信念:“我一定要教好书、育好人,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大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。”

施梅芬用自己的奉献默默诠释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,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 党员的铮铮誓言。

  “不爱红妆爱武装”,这是巾帼英雄的形象描绘,似乎也是对施梅芬的真实写照。她不是不喜欢打扮,只是她的工资收入并不高。在她微薄的收入中,既要解决家庭的基本开支,又要孝敬年长的父母。尽管经济拮据,但资助贫困学生她绝不含糊。山七镇中心小学五(1)班朱金霞,母亲患精神病,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,她还穿着一双深帮破布鞋。“这怎么行呢?”老师看在心里,记在心上,放学时带着她买了双凉鞋。六(2)班许少来自幼失去母爱,严寒的冬天,手上患冻疮,溃烂出血,老师买来冻疮药,每天亲自为他搽药,直至痊愈为止。班里的学生伤风感冒、头昏脑热,她主动将学生带到医院,掏钱付药费,让孩子能及时得到治疗。华中松同学在校生病了,老师知道后像亲人一样带他去医院看病,挂号、拿药,跑上跑下,放学后步行送他回家,他父母感动地说:“老师,您比我们父母还亲啊!谢谢你!”……

20067月,她积极为学校争取改貌资金,多次跑财政厅,在她的努力下,省财政厅终于下拔了二十五万元危改资金,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,学校坚持给一些差旅补助,她也毅然拒绝。她说:“能为学校尽一份心,出一份力,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
   三、教书育人 无私奉献

她常说: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,一头担着义务,一头担当责任。我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养家,但是我们要对得起这份薪水,对得起学生。身为教师,为人师表,她深深认识到“教书育人”的重要性和艰巨性。多年来,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,在班主任工作中,她以人为本,按照全面发展的目标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开展班级工作,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,耐心地、细心地全面教育学生,使其健康成长,成为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。爱是教育的基础,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教育。从教30年来,她始终以一颗善良而博爱的心培养学生,奉献教育,赢得了学生的喜爱、家长的信任。她注重从身边小事中寻找教育闪光点,注意细节教育,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。小学生年幼单纯,从师性强,模仿性强,他们把老师的话当“真理”,视老师为楷模。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施梅芬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做学生的表率。她每天早上班晚离校,她从未因事因病耽误一节课,2010年秋天,她牙病复发,牙龈肿大,疼痛难忍。为了不耽误教学,她利用午休时间去十里外的牙科诊所,拔掉了四颗牙,医生嘱咐要挂一个星期的水消炎。为不影响学生的课,她毅然利用放学休息时间在家吊水消炎。白天她忍着痛,硬撑着上课,懂事的孩子见到老师带病上课,听得更认真了,就连最调皮的学生,也比往日认真多了。

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,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并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。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: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,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。班里的学生汪浩生活在单亲家庭,好动调皮,小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入学后学习信心不足。为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,学习中回答问题对了,就给予肯定,错了则表扬他的大胆发言,敢于挑战自我。同时结合汪浩乐于助人热心肠的特点,鼓励他竞选班委。当竞选成功后,他的信心增强了,习惯养好了,注意力也转移到积极向上的方向。

    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。在历年来的教学质量评估中,施梅芬所授的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全镇前茅。2006年,撰写的论文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学习》获市二等奖,辅导学生舞蹈节目《辣妹子》、《欢乐的跳吧》、《春晓》连续三届获市中小学艺术节展演二、三等奖,并多次受到镇党委、政府表彰。

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。施梅芬时刻以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激励自己,甘愿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编辑:谢兴益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街道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